中医认为,脾胃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。湿邪之侵,常始于口腹之欲。冰镇饮品、生冷瓜果,虽一时解暑,却如同寒冰侵蚀阳气,令体内暖阳之火渐熄。人体本有“水利系统”,对外界温度、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。然而,体质虚弱、疾病缠身、或作息失常者,其“水利系统”易发紊乱,致使水湿滞留,如沼泽般困顿身心,健康之舟亦随之倾斜。
养肺补肺前须知 - 健脾祛湿、排毒化痰 | 健脾注意事项 | 健脾祛湿食疗 - 该吃什么?
健脾祛湿与养肺的关联:为何养肺前需先健脾祛湿?
中医认为,脾胃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。湿邪之侵,常始于口腹之欲。冰镇饮品、生冷瓜果,虽一时解暑,却如同寒冰侵蚀阳气,令体内暖阳之火渐熄。人体本有“水利系统”,对外界温度、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。然而,体质虚弱、疾病缠身、或作息失常者,其“水利系统”易发紊乱,致使水湿滞留,如沼泽般困顿身心,健康之舟亦随之倾斜。
体内湿气过重,不仅会影响脾胃功能,还会导致痰湿内生,进而影响肺部健康。因此,养肺前需先健脾祛湿,化痰排毒,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
体内湿气的“信号”
当湿邪侵入人体,便如阴云蔽日,浊雾绕身,种种不适之象纷至沓来。现代医学虽然没有“湿气”的说法,但很多症状都与中医湿气的描述相符。体内湿气重的常见症状包括:
- 舌苔厚腻: 舌苔厚重,齿痕明显,湿气内阻。
- 大便黏腻: 大便稀软难冲,湿浊下注。
- 食欲不振: 胃口差,腹胀满,脾胃湿困。
- 四肢困重: 身体沉重,四肢乏力,湿气阻滞。
- 头昏脑胀: 头晕沉,精神差,湿浊上犯。
- 关节酸痛: 关节痛,活动不利,湿邪滞留。
- 胸闷气短: 胸闷憋气,呼吸不畅,湿阻胸阳。
- 皮肤油腻: 皮肤油,易长痘,湿浊外溢。
- 腹泻腹痛: 腹泻腹痛,肠胃不适,湿伤肠胃。
日常健脾须注意什么?
脾虚与湿气的关系
中医认为,脾主运化水湿。脾虚会导致水湿运化失常,湿气内生。湿气重又会反过来影响脾胃功能,形成恶性循环。
- 脾虚的人更容易受到外湿的影响,例如潮湿的环境、生冷的食物等。
- 湿气重会阻碍脾胃的运化功能,导致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问题。
为何养肺前需先健脾祛湿?
- 脾为生痰之源: 脾虚生湿,湿聚成痰。如果脾虚湿气重的问题不解决,肺部的痰液也会源源不断地产生。
- 肺为贮痰之器: 肺部是痰液积聚的地方。如果肺部已经有痰液积聚,再进行养肺,反而会加重病情。
- 健脾祛湿有助于肺部健康: 脾胃功能正常,湿气减少,痰液自然也会减少。这样才能为肺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,更好地进行养肺。
饮食调养:
- 温补为主,健脾益气: 可多食山药、红枣、莲子等健脾食物,少食生冷寒凉之品。
- 少食多餐,合理搭配: 减少每餐进食量,多餐次,以五谷杂粮为基础,搭配适量肉类、蔬果,保证营养均衡。
运动调养:
- 适度运动,促进气血: 选择散步、慢跑等低强度运动,促进气血流通,增强脾胃功能。
- 按摩腹部,健运脾胃: 每天早晚顺时针按摩腹部,促进胃肠蠕动。
中医外治,调理脾胃:
- 艾灸温补: 艾灸中脘、足三里等穴位,温补脾胃阳气。
- 拔罐疏通: 拔罐脾俞、胃俞等穴位,改善脾胃功能。
- 穴位按摩: 按摩足三里、中脘、神阙。
腹部保暖,避免受寒: 需注意腹部保暖,避免寒凉刺激进而影响肠胃。
健脾祛湿食疗推荐 - 该吃什么?
当我们享受着多元文化带来的丰富美食的同时,也面临着湿热气候带来的挑战。中医认为,脾胃是健康的根基,而湿气是影响脾胃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。康园医师深知健脾祛湿对于大马民众尤为重要,因此特别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健脾食谱,这些食谱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在日常饮食中轻松健脾,提升健康水平。
四神汤
- 食材:茯苓 25 克、山药 25 克、芡实 25 克、莲子 25 克、生姜 20 克、猪肚或猪小肠 500 克、米酒适量、盐巴适量
- 做法:
- 将茯苓、山药、芡实、莲子洗净,浸泡 30 分钟左右;将生姜洗净、切片备用。
- 将猪肚或猪小肠洗净,滚水入锅,加入姜片、米酒汆烫约 30 分钟,捞出备用。
-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,加入清水,大火煮滚后捞出浮沫、杂质,再炖煮 60 分钟左右。
- 起锅前加入适量盐巴、米酒调味即可。
- 功效:健脾胃,祛湿补气。
山药红枣粥
- 食材:山药100克,红枣10颗,粳米50克,水适量。
- 做法:
- 山药去皮切块,红枣洗净,粳米淘洗干净。
-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大火煮开,转小火慢熬至粥熟烂。
- 可加入少量冰糖调味。
- 功效:健脾益气,补中养胃。
莲子芡实薏米粥
- 食材:莲子20克,芡实20克,薏米30克,粳米50克,水适量。
- 做法:
- 莲子、芡实、薏米提前浸泡2小时,粳米淘洗干净。
- 将所有食材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大火煮开,转小火慢熬至粥熟烂。
- 可加入少量冰糖调味。
- 功效:健脾祛湿,益肾固精。
- 食材:南瓜200克,小米50克,水适量。
- 做法:
- 南瓜去皮切块,小米淘洗干净。
- 将小米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大火煮开,转小火慢熬。
- 待小米粥熬至浓稠时,加入南瓜块,继续熬煮至南瓜熟烂。
- 可加入少量冰糖调味。
- 功效:健脾和胃,补中益气。
鲫鱼山药汤
- 食材:鲫鱼1条,山药150克,生姜3片,葱段适量,盐适量。
- 做法:
- 鲫鱼处理干净,山药去皮切块,生姜切片,葱切段。
- 鲫鱼用油煎至两面金黄。
- 将鲫鱼、山药、生姜、葱段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大火煮开,转小火慢炖30分钟。
- 加入盐调味即可。
- 功效:健脾益气,利水消肿。
红枣桂圆山药羹
- 食材:山药150克,红枣10颗,桂圆10颗,冰糖适量,水适量。
- 做法:
- 山药去皮切块,红枣洗净,桂圆去壳。
- 将山药、红枣、桂圆放入锅中,加水适量,大火煮开,转小火慢炖30分钟。
- 加入冰糖调味,煮至冰糖融化即可。
- 功效:健脾养血,益气安神。
- 食材:淮山20克、芡实15克、炒薏米20克、白扁豆20克、赤小豆20克、北芪15克。荤食者可加排骨150克。素食者可加3个红枣(去核)。
- 做法:
- 薏米用锅炒至微黄;排骨洗净斩件;芡实、白扁豆,赤小豆,北芪用清水洗净。
- 将全部材料放进汤锅内,加适量水,煮一个小时,调味即可。
- 功效:健胃醒脾、祛湿抗疲劳,尤适宜脾虚湿重、精神不振、大便烂溏者。便秘者不适宜。
莲子山药茯苓赤小豆汤
- 食材:炒薏米20克、莲子20克、山药20克、茯苓20克、赤小豆20克。
- 做法:
- 薏米用锅炒至微黄;莲子、山药、茯苓用清水洗净。
- 将全部材料放进汤锅内,加适量水,煮一个小时。荤食者可加排骨、乌鸡等食材,丰富口感。素食者可加3个红枣(去核)。
- 功效:健脾祛湿安神,尤适宜脾虚湿重、心神不宁、心浮气躁者。
健脾祛湿饮食要点:
健脾祛湿食物:
- 谷薯类:小米、粳米、糯米、山药、红薯、薏米、赤小豆
- 蔬菜类:南瓜、胡萝卜、白扁豆、冬瓜、莴笋
- 肉类:鲫鱼、猪肚
- 水果类:红枣、桂圆
- 其他:莲子、芡实、茯苓
温补健脾食物:
- 银耳、莲藕、百合、梨、鲫鱼、胡萝卜、苹果、淮山、莲子、芡实、猪肚、鸭子等
*注意事项:
- 脾虚湿困时,应健脾祛湿,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(利尿)或者减少、清除引起身体免疫反应的物质,而温补脾胃是解除湿困的最好途径。
- 潮湿往往与“寒”一起来,要注意保暖,不要受凉。避免过多食用生冷、油腻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损伤脾胃。
- 以上食物可根据个人口味和身体状况进行搭配食用。
- 脾胃虚弱者应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,尽量选择易于消化的方式。
康园好物推荐
四神无花果汤
功效: 莲子补脾养胃、壮肾排毒,可增强新陈代谢的能力,更能够生津益肺、滋阴补阳。山药对促进体内代谢废物排出有极好的作用,能治疗泄泻相关的疾病,兼具排毒养颜的保健功效。此外,山药中的尿囊素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,能改善肠胃功能。芡实除了健脾益胃、养心安神,还能强筋骨、提高免疫力、祛病强身,有助于延年益寿。
适用人群: 茯苓有利水渗湿的功效,可治疗大便易溏、脾虚湿重、失眠、肤色暗淡无华,有下半身水肿、晨起脸肿和目睑肿问题的人士,适合饮用。
祛湿茶
功效:
体内湿气过重,会让人容易困倦、感觉四肢沉重、没有食欲、脸上黏腻不舒服。现代人日常工作繁忙,饮用祛湿茶是排除体内湿气最简便又最见效果的方式。车前草和玉米须皆有利水消肿的功效,同时能辅助降血脂、血压的效果。
适用人群: 祛湿茶能清膀胱湿热,尿液混浊(黄且臭)者、排尿时有疼痛感、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的人群可每天饮用。另外,祛湿茶对胆结石也起辅助作用。
固元膏
功效:补元气、调脾胃。有保肝降压、改善血液循环和过敏体质、抗疲勞、提神补气、提升免疫系统的功效。
适用人群:一般推荐小孩或老人服用。胃口差、胃胀胃痛、经常感冒、有过敏性鼻炎、虚汗、容易疲劳的人士宜用,小孩遗尿、消化不良、容易腹泻、大便有食物残渣者亦适用。
伏湿膏
功效: 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苍术性燥,有除湿气的效用,白术同样有祛湿利水的功效,能消肿、祛脂轻体,连同生薏仁和莲子熬成膏,能有效调节代谢循环。
适用人群:适合头发、脸上经常出油,易胖、体味重、分泌物多且黄者服用。另外,舌苔厚腻、容易腹泻及大便粘黏,是湿气重的表现,需要排除湿气,调理脾胃。
大补元气汤
功效:人参补益强壮,具补气、补肺、健脾的功效,可抗疲劳、提高代谢与免疫功能,有抗衰老的作用。山药有“天然人参”的美誉,可补脾养肺、养阴生津、益肾固精,并侧重于补脾阴,辅以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的玉竹,共收健脾胃、促运化之效。
适用人群:大病后身体虚弱者、胃口差、虚汗多的人士,可以此汤作修复之用。
(健脾)祛湿茶
功效:生熟薏仁同用,可兼具清熱祛濕、健脾止瀉之功效,又能緩和生薏米寒性。木通和泽泻可增强薏仁利水消肿的作用。炒扁豆性温,健脾化湿能力佳,搭配食用可以缓解其他药物的寒性加强祛湿的作用。
人参补气汤
功效: 人参补益强壮,具补气、补肺、健脾的功效,可抗疲劳、提高代谢与免疫功能,有抗衰老的作用。山药有“天然人参”的美誉,可补脾养肺、养阴生津、益肾固精,并侧重于补脾阴,辅以滋阴润肺、养胃生津的玉竹,共收健脾胃、促运化之效。
适用人群:大病后身体虚弱者、胃口差、虚汗多、免疫力较弱者,可以此汤作修复之用